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肖飒:孤独,是因为缺乏听你认真说话的人

2023-07-01 19:44:19 来源: 肖飒lawyer

假期重温电影《一句顶一万句》(刘震云亲自编剧),与同名小说一样,深刻揭露了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,刻在骨子里的孤独。每走一步,孤独都在空荡荡的灵魂的大房间,嗡嗡作响。结合近日与同业同仁聚会,我似乎遇到了很多坚强华美的皮囊,也似乎看到了不少孤独求认同的灵魂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《一句顶一万句》剧照(图源网络)

“说得着”与“说不着”

《一句顶一万句》里开头便提出了人类与人类之间最大的差距:说得着,那么,什么是说得着,所谓说得着就是: 1.我愿意跟你说话;2.我说的话你能听懂;3.你认真回应我的话,并鼓励我接着往下说。 生活中,亲人、爱人、朋友逐渐失去“说得着”的兴致和能力,导致了亲密关系的疏离,家人形同陌路,朋友越来越远。

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,我就在你面前,你却不愿意与我说话。

如是,我们应该如何打破“说不着”的困境?依我看来,首先是 双方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的认识, 倒不是什么学历和地位,就是基本的 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。 有的人自我为中心,价值观是先把自己的做好,再去兼济天下;有的人有自我牺牲精神,价值观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,带动身边人一起变好。两种观念孰是孰非,其实并无定论,但不可否认,我们的想法不同,既然不同就会在具体问题上产生分歧。所以,要想破局,要么只选择有 共同价值观 的人一起(小团队作业,完全可以只选择同道中人),要么选择在不同价值观之中, 提取“最大公约数” (大团队作业,兼容并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)。

其次,苦苦追寻读得懂你的人,是一件苦差。伯牙比伯乐更“不常有”。好在现在全球范围内,总有像你我的怪咖,通过一些爱好可以将大家吸引到一起,比如打游戏,我们都是火影迷,彼此之间就是一个眼神,甚至一个梗能让我们笑很久,又抱头哭很久。还有各类读书会,我在师伯的读书会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安静感,听大家读经典,分析经典,讨论德国刑法和日本刑法的区别,再回归中国司法实践,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感。还有,我的闺蜜喜欢中医针灸,她参加了一个古法班,跟一群爱好者讨论古方,聪明的读者已经看到了,我们不必跟说得着的人在全方位都有话题,但只要你的心态是开放的, 做到“君子不器”,不固执, 就有与人聊天的空间。否则,各执己见,拼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倾听对方观点,只能自说自话,相忘于江湖。飒姐的小妙招是: 保持学习的状态,不断被打破认知, 只有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,才能把身上那股子“迷之自信”打破,重生。只要成为善于打破认知的人,你就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,从而建立愿意沟通的意愿。

再次,除了抱怨别人,我们有没有反省自己。有同学向我抱怨他的妻子每天歇斯底里地挑剔,认为他们过不下去了,请我推荐离婚律师。倾听了他的倾诉,他是来自乡村的有志青年,到大城市求学,情商和智商双高,在大学时就做学生会工作,在同学中有一位个子很高、很安静、家境很好的女孩,他考察了一阵子便开始疯狂追求,最终抱得美人归,婚后妻子娘家给了他事业上一些助力,他现在功成名就。听下来,我不想说这是个忘恩负义、抛弃发妻的例子,而是询问为何不带动妻子一起进步,既然家境殷实,家务完全可以外包请阿姨,孩子学业可以请专业老师,妻子为啥就不能有点事业,也可以持续进修,双方在不同的赛道自我成长,回家彼此聊聊新鲜事,总能有话题。何苦要把妻子逼成黄脸婆,发现自己与社会脱节的恐惧感,会让她感到窒息,歇斯底里也就在所难免。所以,还是男人做得不够好。

最后, 站在同一边,而不是对立面。 现代社会,人们约着见面似乎都有那么点功利目的,要么谈事成事,要么促进与某一特定有用之人的感情。既然都是带着目的来,就想着如何实现目的,这就会让人有说服对方,征服对方的想法。一旦有了这样的企图心,脑子里总装着自己的利益和观点,很难听得进对方的诉求和呼声。飒姐最近读了一本英文书《getting pass no》,这本书里写的是: 人与人有效交流,首先要坐到同一边而不是对立面。 屁股决定脑袋,屁股都在同一个战壕,内部矛盾可以想办法化解。在同一边的好处是你会想着如何解决共同的问题,而不是从对方的碗里抢肉吃,摩擦会降低,共同体将稳定。

写在后面的话

认真说话和敷衍对付,连小孩子都能分辨出来。聪明人最大的问题是认为全世界都是傻子,事实确实,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。平凡的人不傻,所以请聪明人尊重你的谈话对象,认真说话。

同时,作为倾听别人说话的人,请你耐心听完,我很喜欢那些刺头的发言,虽然他们很尖锐,但全部完整地了解了其想法,你会发现其视角清奇,很多地方值得深入探讨。当下, 我们缺乏认真听别人讲话的耐心,也缺乏认真讲话的人, 所以,你我皆孤独。

一群人的狂欢,一个人的孤独。去聆听吧,去认真讲话吧,去寻找吧,去精进吧,去成为照亮别人的人。

获取详细资讯,请联络飒姐团队

【 sa.xiao@dentons.cn 】

【 guangtong.gao@dentons.cn 】

飒姐工作微信:【 xiaosalawyer 】

飒姐工作电话:【 +86 171 8403 4530 】

肖飒法律团队,一支以学术业务立身的法学硕博团队。垂直深耕于“金融+科技”行业,对创新业务有独特的研究优势和一线实务经验。

团队创始人肖飒女士,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、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、首批北京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专业人才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硕实务导师、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导师、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、工信部信息中心《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》编委会委员。著有虚拟币规制畅销书《ICO黑洞》、合著学术书籍《网络金融犯罪的刑事治理研究》等。在《证券时报》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《财新》《经济观察报》等发表过近百篇署名文章。

坚守法律,让金融人+科技人远离“囹圄”!

办公邮箱:
sa.xiao@dentons.cn
guangtong.gao@dentons.cn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32 华西动漫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  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